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暑期藝術夏令營─體驗課程及遊藝孔廟活動

臺北市孔廟暑期推出藝術夏令營,課程內容豐富,包含傳統彩繪、版印藏書票、書法研習班等多項免費藝文課程,並在7至8月雙周六午后舉辦豐富多元的免費藝術饗宴,表演內容包羅萬象,有傳統的民俗舞蹈、鼓術擊樂、說故事、國樂、薩克斯風、箏樂、雅樂舞等,透過藝文展演讓民眾擁有體驗及探索藝術之美的機會,在夏日午後帶來心靈的沁涼與舒適,也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7至8月間多項藝文課程廣受好評,開放報名總是瞬間額滿,十分搶手,甚至有民眾跨海網路報名,趁暑假從美國返臺度假、探親便安排來上課,瞭解傳統藝術之美。7月的「傳統彩繪」體驗課程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第2次合作開設,透過系上專業的師資,在陳文俊老師指導下,學員們學習如何以米酒貼金箔,由於金箔非常的薄,如何沾醮米酒後而不使金箔皺褶,則是考驗技巧的時候,在完成貼金的步驟後,課程的重頭戲上場,在預先準備墨線完成之彩繪板,學習填彩的傳統技法。除了體驗彩繪課程外,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所組成的助教群,帶領學員實際走踏孔廟,認識孔廟建築上傳統彩繪的特色。8月則有「版印藏書票」體驗課程與岩筆工作室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林仁信老師合作,在課堂中認識版畫、藏書票的由來、學習使用針筆或刻刀來製版,設計完成自己獨有的藏書票作品,也能學會套色印製藏書票,同時,孔廟也準備具孔廟建築特色的凸版畫,可於課後印製孔廟專屬藏書票,將孔廟建築收藏回家。
另孔廟書法研習班,今年仍力邀已在孔廟教授書法二十餘年的曾安騰老師,透過輕鬆踏實的方式進行書法教學,從毛筆的使用與保養開始說起,並練習永字八法的基本筆法,藉以提升對於書法藝術之鑑賞力及書法撰寫之學習興趣,8月21日為學習成果展,高年級撰寫李白〈贈汪倫〉詩句,低年級撰寫王之渙〈登鸛雀樓〉詩句,展現學員上課7週的成果。此外,特別在暑期加開「詩歌樂舞」暑期班,將傳統詩詞以現代樂曲方式吟詠來教學,聘請唐詩新唱推創人柳松柏導演、趙雪芹老師擔任講師,8月24日成果展演,學員表演「唐詩回鄉偶書歌舞劇場」、「唱跳三字經」及演唱「雜詩」等。
暑假雙週末的午後辦理多場免費藝文表演活動,節目內容豐富多元,「華藏世界鼓術擊樂團」的鼓術擊樂演出,鼓聲非常具有震撼力,於節奏間,呈現流暢的動態藝術美感,並且現場教學即興打鼓,與民眾互動合力完成兒歌〈一閃一閃小星星〉;「瑪奇利斯薩克斯風重奏團」以四種不同的薩克斯風四重奏演出輕快且耳熟能詳的曲目,在尚未踏入孔廟園區,即可感受樂聲的飄揚;「張爸爸故事屋」運用放大的故事繪本,在說書人的生動帶領下,讓小朋友深入故事,一起參與和扮演,激發孩童創造力和想像力;「臻箏雅集箏樂團」演奏結合經典箏樂與民謠,透過齊奏、二重奏、三重奏等方式,豐富了箏曲的內涵;「排笛獨奏」由自學排笛的周必烈先生演奏經典且琅琅上口的歌謠,與民眾同樂;「臺北市孔廟雅樂舞團」則是志工首次展演「春祭」祭孔舞蹈和「茉莉芬芳」、「風中的金黃」民俗舞蹈與「江波舞影」、「花好月圓」等經典國樂,呈現古典雅樂新舞姿。
臺北孔廟為實踐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涵養,特別開辦暑期夏令營,辦理傳統藝術及書法等課程,藉由親子共同參與體驗,讓家長與孩童可以度過豐富有趣、充滿人文的快樂暑假;而在夏日午後的藝文活動,期盼培養民眾參與藝文活動的興趣,在各表演團體動人心弦的樂唱聲、優雅舞蹈的律動中,享受夏日午後的悠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