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 (下圖) | 麾(下 圖) | 扇 (下圖) |
旌旗的一種,指揮用。以黃色絨線做成流蘇狀,一撮一撮分層 下垂,在釋奠禮的「執事者各司其事」階段時,由兩位節生手執,分別引導東佾及西佾由大成殿前之場地,從兩側向中庭成對前進,升上東西台階就位。 | 麾與節一樣,都是旌旗的一種,指揮用。麾以淺紅色的絲布 (纁帛)做成寬帶狀,在「執事者各司其事」階段時,由兩位麾生手執,分別引導東、西列樂班由大成殿前之場地,從兩側向中庭成對前進,升上東西側階就位。並 在之後的樂曲演奏中指揮奏樂。 | 扇與傘都用來遮雨遮陽。扇又稱扇霎、障扇。扇面上兩側繡有 黃色雙龍,中繡「萬世師表」四字。提燈、提爐、雙斧、雙鉞、扇、傘(繖)這六樣東西都是用在祭典正式開始進行的迎神儀式中,這些東西可統稱為「儀仗」,在 古代只有皇帝出門時才用,以表現威儀及肅穆的感覺。祭孔大典中,在各個相關人員皆就位後,便使用這些儀仗(預先置放於丹墀前),其方式為,由禮生四人分別 提雙燈、雙爐做前導,由禮生六人持雙斧、雙鉞、扇、傘隨行在後,排列成東西兩行,先依序走出儀門及櫺星門之側門,至門外會合,迎接孔子神靈,然後並列而 行,改由櫺星門及儀門的中門進入大成殿。 |
罍 (右圖) 音雷,為大壺狀,古代本來是酒器,罍上刻有雲雷紋,所以其音與雷同。罍在釋奠禮中是作為盛放乾淨清水用,雖與古代用途不同,但仍取其師古之意。 | |
枓(左圖) 杓狀,用來自罍中舀水出來,以供正、分獻官清洗用。枓為盥洗用具, 在正、分獻官獻祭,及上香前皆須洗手,今典禮中皆擺置在佾舞台前東西兩側的桌案上。 | |
洗 (右圖) 用來盛裝清洗後的棄水,因為典禮是莊重肅穆的,用過的水灑在地上,一方面破壞典禮的肅穆,一方面也髒污了孔廟作為聖域的神聖性。洗亦為盥洗用具, 在正、分獻官獻祭,及上香前皆須洗手,今典禮中皆擺置在佾舞台前東西兩側的桌案上。 | |
毛血盤(左圖) 木製,盛裝典禮所用太牢(牛羊豬)之毛血,須在典禮前預先貯放 | |
燈爐(右圖) 可提,照明路途,用以導引。提燈、提爐、雙斧、雙鉞、扇、傘(繖)這六樣東西都是用在祭典正式開始進行的迎神儀式中,這些東西可統稱為「儀仗」,在古代只 有皇帝出門時才用,以表現威儀及肅穆的感覺。祭孔大典中,在各個相關人員皆就位後,便使用這些儀仗(預先置放於丹墀前),其方式為,由禮生四人分別提雙 燈、雙爐做前導,由禮生六人持雙斧、雙鉞、扇、傘隨行在後,排列成東西兩行,先依序走出儀門及櫺星門之側門,至門外會合,迎接孔子神靈,然後並列而行,改 由櫺星門及儀門的中門進入大成殿。 | |
提燈 (左圖) 提燈、提爐、雙斧、雙鉞、扇、傘(繖)這六樣東西都是用在祭典正式開始進行的迎神儀式中,這些東西可統稱為「儀仗」,在古代只有皇帝出門時才用,以表現威 儀及肅穆的感覺。祭孔大典中,在各個相關人員皆就位後,便使用這些儀仗(預先置放於丹墀前),其方式為,由禮生四人分別提雙燈、雙爐做前導,由禮生六人持 雙斧、雙鉞、扇、傘隨行在後,排列成東西兩行,先依序走出儀門及櫺星門之側門,至門外會合,迎接孔子神靈,然後並列而行,改由櫺星門及儀門的中門進入大成 殿。 | |
斧 、鉞 (下圖) | 傘 (下圖) |
斧為古代兵器的一種,鋒刃成弧形,長 柄,幾乎與人高,本用以護衛。提燈、提爐、雙斧、雙鉞、扇、傘(繖)這六樣東西都是用在祭典正式開始進行的迎神儀式中,這些東西可統稱為「儀仗」,在古代 只有皇帝出門時才用,以表現威儀及肅穆的感覺。祭孔大典中,在各個相關人員皆就位後,便使用這些儀仗(預先置放於丹墀前),其方式為,由禮生四人分別提雙 燈、雙爐做前導,由禮生六人持雙斧、雙鉞、扇、傘隨行在後,排列成東西兩行,先依序走出儀門及櫺星門之側門,至門外會合,迎接孔子神靈,然後並列而行,改 由櫺星門及儀門的中門進入大成殿。 | 傘又寫作繖,為古傘樣式,圓筒蓋狀, 綴有一環流蘇。提燈、提爐、雙斧、雙鉞、扇、傘(繖)這六樣東西都是用在祭典正式開始進行的迎神儀式中,這些東西可統稱為「儀仗」,在古代只有皇帝出門時 才用,以表現威儀及肅穆的感覺。祭孔大典中,在各個相關人員皆就位後,便使用這些儀仗(預先置放於丹墀 前),其方式為,由禮生四人分別提雙燈、雙爐做前導,由禮生六人持雙斧、雙鉞、扇、傘隨行在後,排列成東西兩行,先依序走出儀門及櫺星門之側門,至門外會 合,迎接孔子神靈,然後並列而行,改由櫺星門及儀門的中門進入大成殿。 |